“跟学练”提能力 “传帮带”促成长
在新津法院产业园法庭内,谭法官正带领三名法官助理围绕一起建筑工程纠纷案件展开研讨。墙面白板上密布着相关案件的审理思路、争议焦点及思维导图。
实体程序双维度解析
谭法官首先以白板上的相关案情为切入点,要求助理们依据相关法律进行阐述。“第一步审什么,合同效力是什么?”她引导助理们结合相关法律和案情展开讨论。当有助理提出疑问时,谭法官便根据建筑工程司法解释及相关审判实务经验进行解答。
庭审驾驭能力实训
研讨重点转向争议焦点的提炼。借助墙面上的"法律关系树状图",助理们分组模拟原被告立场。谭法官特别强调:“在建筑工程案件审理过程中,实际施工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律地位。”通过角色互换演练,助理们逐步掌握争议焦点归纳、举证责任分配等核心技能。
文书制作规范指导
针对助理常见的文书写作痛点,研讨过程中设置专项训练环节。谭法官以判决书为范本,逐段讲解“本院认为”部分的逻辑建构:“从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的《双百优秀裁判文书的形与神》及相关学术著作中提炼裁判说理依据,要注意与案件实际相衔接。”
研讨过程中,“司法为民”的理念始终贯穿。墙面上的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的红色标语与助理笔记中的“当事人情绪疏导要点”相互映照,体现着法律理性与人文关怀的融合。这种依托真实案卷、融合理论讲解与实务操作的培训模式,能够帮助助理们快速掌握庭审节奏把控、案件审理思路及后续文书制作等技能要点。
助理们纷纷表示,此次研讨受益匪浅,对解决司法实务中的疑难复杂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,并表示将以此为契机,刻苦钻研业务技巧,努力提升业务水平,扎实做好本职工作,为提升审判工作质效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
编辑:雷颖
新津长安网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