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璐,41岁,中共党员,2007年8月至今,在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情指中心担任指挥调度工作。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,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、荣获个人嘉奖4次,获得“优秀共产党员”2次及全省公安机关“110爱岗敬业”先进个人。
“一身藏蓝是安心的颜色”
不论是普通的工作日,还是繁忙的节假日高峰期,龙泉驿区公安分局指挥大厅里始终灯火通明,作为一名指挥调度民警,严璐始终坚守在岗位上,绝不放松一丝一毫。“‘110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电话号码,更是公安机关在紧要关头守护人民群众安全、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‘生命线’,而我们就是‘生命线’上的守护者。”说起情指中心的工作,严璐头头是道。
“一身藏蓝色于我而言,代表着温暖和安心。”严璐表示,“指挥岗位有它的特殊性,更多时候我们只闻其声不见其人,虽然无法面对面交流,却也时刻牵挂着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。”
去年寒冬,一通报警电话打破深夜的宁静。严璐接起电话,对面却没有人说话,在严璐反复询问下,听筒里传来隐隐约约的哭声。“我不想活了,我在楼顶。”一位少年有气无力的声音让严璐心中一紧,根据多年的经验,这孩子不是开玩笑的。“你在哪里?”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“你爸爸、妈妈在哪里?”刚开始,不管严璐问什么问题,少年始终不予回答,只是不停地说自己很累,不想活了。严璐一边安慰着少年,一边联系同事寻找少年的位置,同时,联系119一同开展救援。
“弟弟你今年几岁啦?你平时玩游戏吗?”时间渐渐流逝,严璐通过和少年做朋友的方式,让他情绪慢慢平复。“你的王者荣耀玩得这么厉害呀,我只会玩辅助。”聊天中,严璐知道了少年的姓名,15岁的他喜欢唱歌,他的王者荣耀打得特别好,拿了3次荣耀。另外,他很听自己姐姐的话,也很喜欢和姐姐相处。得知少年的家庭情况后,严璐温柔地劝着,“你姐姐要是看不到你,不知道得多伤心!不要让姐姐伤心,回去再跟爸妈尝试沟通一下,好不好?”
在严璐开导劝说了一个小时后,少年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准确位置。很快,民警在一栋住宅楼的顶楼找到了少年,并将他安全救下。
科学部警,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
“指挥中心作为上传下达的‘最强大脑’,承担着110接处警、指挥调度、应急处置等多重任务,我们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锐的判断力,才能确保每一个警情都能得到及时、准确的处置。”
一整面墙的高清大屏、数十台电脑实时运转,电话声、对讲机问答声、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……看大屏监控、分析研判、及时调度、快速指令,这就是严璐的工作日常。她说,虽然足不出“户”,却需眼观六路、耳听八方,及时接收上级工作指令,迅速对下传达警情、调度警力,既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,又要科学部署警力,才能真正实现“警力跟着警情走”。
“随着‘情指行’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,我们不仅要熟悉各警种部门的业务,还要了解相关执法部门及社会联动单位的职责,将公安业务烂熟于心,才能发出精准的指令。”严璐笑着表示。
做群众最信任的陌生人
从警16年,严璐见证了社会的快速变迁与科技的迅猛发展,这既为公安工作带来了福祉,也向公安指挥调度带来全新挑战。对此,她有着清晰而深刻的体悟,“判断能力对于指挥民警而言至关重要,作为一名指挥民警,唯有把学习放在首位,才能跟上时代的浪潮。”正因如此,她始终对新鲜事物保持强烈的兴趣和渴望,积极学习相关领域的新知识、新技能,并在日常工作中反复实践、不断积累,探索更高效的工作方法和流程。
“110接处警面对的警情,通常是沉重的,群众的情绪也大都处于无助害怕、焦虑烦躁的状态,而电话线这头的我们,就是他们最信任的陌生人。从报警人的只言片语中捕捉关键细节,通过指挥调度最快解决群众的困难,需要我们时刻保持冷静,快速反应,抽丝剥茧寻找线索,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。关注热点、关注民生,不慌乱、不盲从,是冷静高效地处置好每一起警情的前提。”
“曾经一位前辈告诉我,指挥中心是处在‘牵一发而动全身’的关键前端,有温度、有速度、有力度,做到万无一失,就是最大的褒奖。”严璐说道,“看似简单的一通报警电话,架起了我们与群众之间的桥梁,多帮助一位群众,我的工作就多一些意义。”